上海浦东某小区有人焚烧遗体?属地街镇走访发现,烧的是逝者衣物|当前报道
【资料图】
近日,微信圈群流传一则聊天记录,称上海浦东新区某小区内有人焚烧遗体,还附带数段视频。相关视频内容显示,小区楼栋下方一张带有床褥的“床榻”正在焚烧,上面似有人形物体,被网民认为是“逝者”。上海辟谣平台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视频内容实际是亲人为逝者举行的祭奠仪式,焚烧的是逝者衣物,并非遗体。
经涉事小区所属惠南镇走访了解,网传视频所在的小区近期有老人去世,老人家人按照当地风俗于2022年12月20日12时许在居民楼下空地处焚烧老人生前的衣服被子等物品。整个焚烧活动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未造成损失。小区居委会、物业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引导居民以更加文明、安全的方式表达哀思。
上海辟谣平台注意到,网传视频和照片被反复传播,还加入了传播者的猜测,从而引发误解,引起讨论。一些自媒体也跟着炒作,借此博人眼球收割流量。更有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账号将相关视频或照片进行移花接木,造谣称户外焚尸,请市民留心甄别。
那么,每逢冬至前后,为什么有部分居民会通过焚烧祭品、逝者身前衣物等方式寄托哀思呢?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张经纬告诉上海辟谣平台,这本来是农村的一种风俗。在农村地区,受当地殡葬观念的影响,加上环保监管较为宽松,使得村民会在开阔的田间地头用焚烧的方式处置逝者遗物。特别是家中有当年过世的亲人时,生者更愿意焚烧逝者生前的遗物祭奠,期盼逝者能将这些物品“一同带走”,第二年才会焚烧锡箔或冥币等。
张经纬观察到,上海城区受到消防、环保以及居住空间密度的限制,几乎不太会出现较大规模的焚烧仪式,只有远郊地区的居民仍会保留类似习惯。但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区与远郊居民逐渐融合,使得类似风俗出现在了城市小区里。部分居民看到此类做法,或是感到心里不适,或是带有猎奇心理。
面对这些现象,张经纬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遗留衣物收集渠道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因为焚烧处置逝者衣,也可能是因为亲人不想随意丢弃,或者出于卫生或防疫考虑,不想让这些物品在市场上再次流通。”
但需要重视的是,在密集的住宅区进行焚烧活动容易酿成火灾事故,如近期通河一村发生一起因烧锡箔引发的火灾,造成多辆汽车被烧毁。每逢清明、冬至等,消防部门都会提醒,不要在大风天进行明火祭祀活动,祭扫用火时要远离居民住宅、公共建筑、易燃易爆场所等,有人现场守护并提前清理周围可燃物。
上海辟谣平台建议,尽量选择献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无烟火祭祀方式,用新的文化观念、文明的祭奠方式来代替传统习俗,这样既能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又能避免意外发生。
标签: 上海浦东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
- 上海浦东某小区有人焚烧遗体?属地街镇走访发现,烧的是逝者衣物|当前报道
- 独家述评 | 冬日即景:点燃上海创新“核爆点”|环球观点
- 视频丨大爷家门反锁失联数日 好友担心报警求助 破门后发现已摔倒两天油盐未进
- 【天天快播报】视频丨为老送餐 外卖小哥,出发!
- 世界热文:最新!新冠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指引请查收
- 今日热搜:民生十景|点外卖前先收看“后厨直播” 上海已打造1000家“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
- 天天最新:意大利国宝级展品来了!浦东美术馆展出“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
- 百事通!财经早班车丨央行:11月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环比增加18.9%
- 即时焦点:晨读 | 松庐:胜利的预言
- 新冠“老旧株”在我国“复出”?专家澄清: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