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抖音开播,观看人次超2500万
2022年12月31日9时,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在抖音开播,邀请诺奖得主、专家学者和抖音科普达人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演讲、探访、沙龙和慢直播。受邀科学家们从大脑信号、航空航天、双碳、火星探测、黑土地保护、兔类的起源与演化、电磁学与电动力学等话题出发,分享了诸多与人类生活、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科学知识。本次跨年演讲,累计吸引观看人次突破2500万。
【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抖音承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协办。12月31日上午9:00至次日凌晨0:30,在中科院物理所抖音直播间播出,观众可在“中科院物理所”抖音主页观看直播全程回放。
诺奖得主厄温·内尔讲述人类大脑与人工智能的差异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跨年活动精彩纷呈。上午9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内尔神经可塑性研究中心主任厄温·内尔教授首先开讲。他以“大脑中的神奇信号”为题,回忆了他获得诺奖的工作——在博士期间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通道的历程,并向大家介绍神经可塑性的概念,分析真实大脑和人工智能的异同。演讲最后,厄温·内尔教授提出许多前沿的科学问题,例如神经元退化、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过程等,既让观众对生物脑与类脑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启发了广大青年学子在未来不断探索的好奇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专家孙保卫则以“逐梦太空与伟大航天精神”为题,与大家分享了感人的航天故事。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月球与火星探测到北斗导航,中国航天人将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孙保卫重温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多个重要的节点和事件,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带观众感悟了伟大的航天精神。
除了分享,跨年活动还将镜头对准了科研机构的工作日常。《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抖音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 )带观众探访了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昆虫、鸟类及兽类分馆,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演示标本的制作过程,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了在资源库的科研工作状态。探访中,张辰亮特别介绍了鼠兔,一种长得像老鼠但尾巴短的兔科动物。他介绍道:“青藏高原上,很多动物就指着它饱腹,像藏狐最爱的食物就是鼠兔,没啥别的可吃。所以鼠兔养活了整个高原,作为高原最底层的物种,我们叫它高原大米饭。”
科普达人“无穷小亮”张辰亮与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昆虫分馆管理员姜春燕共同探索昆虫标本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围绕碳达峰与碳中和话题,讲解了我们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实现碳中和,阐述了科技在“双碳”中的重要作用,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分8大行动、18个任务,展示了中科院在“双碳”行动中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的全链条布局。
此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和独立设计师谭浩联袂分享了月球车与火星车背后的故事。他们以脱口秀和古诗词串讲的形式,讲述了设计月球车和火星车背后的诗意与浪漫。“我和我的团队用了18年只造了三辆车,两辆去了月球,一辆去了火星”,贾阳的发言也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这是凡尔赛天花板”。
一场梦幻的太空探索之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邹文秀介绍了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土壤肥力发生的各种变化,与大家探讨如何实现黑土地的保护利用,重点介绍了“龙江模式”在服务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和“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起到的重要作用,让观众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意义。
在中国农历兔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茜则将兔类6200万年的演化历史娓娓道来,为观众介绍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兔”起源于中国的安徽模鼠兔,带大家领略了中国的科学家在探索兔类的起源和演化的课题上给出的“中国答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茜讲述鼠与兔共同起源的研究历史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连续第四年跨年开讲,这次以《电磁学/电动力学:现象、技术与思想》为主题,从古时候人们发现的电现象和磁现象展开,旁征博引,用一条完整而清晰的逻辑线,介绍了电磁学和电动力学的发展历程,并在其中穿插各种科研上的哲学思想,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独具匠心的科学知识盛宴,让观众们感受到物理学的美妙非凡。最后,他衷切寄语年轻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严肃的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真正地享受到欢乐与智慧。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讲述深海鱼英文名中“电”的含义
跨年活动还设置圆桌论坛环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曹娟,西瓜视频科普创作人“妈咪说MommyTalk”周哲,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抖音医学科普创作者孙轶飞,与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春妮一同围坐,鉴定网络热门“科普”视频,共同探讨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知识传播。
活动最后,直播间接入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基地星空慢直播信号,并同时展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实时画面。直播间的观众共同许下美好的新年愿望,一起见证北京时间2023年1月1日0时0分0秒的到来。
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
标签: 观看人次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