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谈:“上海话”不能七颠八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上海两会,杨昕巍代表提出:希望上海全市地铁站加报上海话站名,推动保护上海方言。这当然是一个有意义的建议。但对于上海方言的糟糕趋势而言,这只能起到一点象征性的效果。
我印象中代表委员呼吁保护上海方言至少也有20年时间了,我们也看到一些对应措施,比如部分公交车报上海站名,但情况显然没有根本性的好转。目前的趋势是使用人口持续减少,而且越来越“普通话化”和“别字化”。
吴方言学者褚半农写过一篇文章《上海方言现状及思考——兼论沪语传承中的媒体责任》,对当下沪语传播的种种怪现状提出批评。
就说公交车报上海话站名,本来是好事,要是报的就是错的,就变成错误示范了。比如闵行的顾戴路,公交车报“顾da路”,但这个“戴”指的是“戴家塘”这个地方,所以应该按姓氏念,那就是“顾dai路”。另外“宜(ni)山路”读成“yi山路”,“蒲(bu)汇塘”路读成“pu汇塘路”,不一而足。
现实生活中的“洋泾浜”上海话那就更多了。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的上海话和父辈已经有很大差异。首先是语音语调的变化。比如我(wo),念成吾,金融(yong)念成金融(rong)等等。然后就是大量引入普通话词汇。比如“天交关冷”,直接用上海语音念“天真冷”“天太冷了”。“冷陌生冲过来一部脚踏车”直接讲成“突然冲过来一辆自行车”。沪语特有的词汇及韵味荡然无存。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讲上海话的语境越来越少了。曾经有一个“段子”:上海现在是内环内讲英语,中环内讲普通话,中环外讲上海话,虽然夸张但并不好笑。大部分工作和商务场合,上海话让位于普通话可以理解,甚至是应该的。但现在在社交场合、家庭场合,上海话讲着讲着就变普通话了,哪怕是一堆上海人,一个原生的上海家庭。
上海话文字传播中还有一个毛病是胡乱听音造字。很多上海话是有确切的本字的,流传有序。比如弹街路,现在有写弹格路、弹硌路,甚至蛋格路的。弹街路工部局的档案里就是这么写的,而且每个字都有其含义。褚半农很想不通,为啥自媒体甚至一些正规出版物,“做啥”写成“组撒”,“暖热”非要写成“暖捏”。“上海宁”“切饭”“米道”“旁友”“阔以”,这些刻意想体现上海语音的写法,到底该如何规范,值得探讨。弄得不好可能导致方言的混乱。
当然语言从来是变动不居的,会受到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但我们不能眼看着一种历史悠久、极富内涵的方言变得越来越乏味、越来越平庸,甚至越来越七颠八倒。遗憾的是,现在抓起确实有点晚了。比如你想找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沪语老师难上加难。但如果我们因此而无所作为,未来将会更加遗憾。
(新民晚报记者 沈月明)
标签: 七颠八倒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
- 明月谈:“上海话”不能七颠八倒
- 天天观焦点: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政协委员建议完善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 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创工作
- 两会声音 | 市人大代表孙慧: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推广“午睡椅”|视焦点讯
- 可圈可点 华政校长点评两院报告|天天快报
- 两会声音|家政阿姨转行就能当养老护理员?政协委员:没那么简单 天天速递
- 小学生“入坑”文具盲盒,买笔花费上千元!代表建议:监管不能盲
- “垮塌式”降温!2023年的初雷、初雪会来吗?_每日看点
- 环球微速讯:暖心!给华山医院扔下10万元转身就走,他说……
- 两会好声音|证书大部分是没用的,家长别当“无头苍蝇”_全球观热点
- 全球播报:中国天眼、中国空间站、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