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热点:新民快评 | 竞赛脱钩升学,还学生纯粹假期
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昨天,教育部官网发布相关“提醒”,其中特别告知广大学生和家长: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
“黑竞赛”借助各种公众号、微信群、视频号,其背后的公司或者个人上下其手,以“考试获奖,助力升学”为噱头,屡屡散布各种谣言、制造焦虑,从而达到快速敛财的目的。这些行为除了违法违规、涉嫌诈骗外,更无端加重学生负担、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无数中小学生的父母也被搞得“连轴转”,连双休日、节假日都搭了进去。
必须理性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参加活动提高水平、了解专业性并结识同道,甚至获得奖项得到更大激励,迈向更高台阶,这才是“竞赛”的本质追求。但这样一项富于“正能量”的活动,因为“升学画饼”的参与,性质大变。寒假过半,某微信群散布大年初六线上举办“希望数学”竞赛消息,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
【资料图】
“黑竞赛”的确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去年11月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其中直接点名了希望数学、数学花园探秘、华数之星、美国大联盟等多项违规竞赛,并指出“希望数学”对外号称原名“希望杯”,相关赛事为彗星海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企业违规举办,目前该竞赛已被依法依规取缔。但就在去年11月27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在“禁赛令”“双减”等政策背景下,小学奥数比赛的举办方式和隐秘程度大大升级,一些办赛者玩起了“一边被取缔,一边换主体招募”的游戏。对此,监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
竞赛脱钩升学,这事实上是“釜底抽薪”。但要让“减负”真正落地,还需要学生尤其是家长提高相关意识——必须调整参加竞赛的初心,必须提高站位更多看到“减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如何为“竞赛”和“升学”这一对关系真正松绑,让“减负”落地?如何从根子上取缔和治理“黑竞赛”?这还需要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才可能还学生纯粹假期。
赵红玲/文
标签: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