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3年全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
(相关资料图)
2月6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中国气候公报》,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当前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加强台风防御工作;北方地区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
最新的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未来中国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都表现为增加趋势,增幅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北方地区增温幅度大于南方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增温较为明显。中国区域未来降水的变化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增加,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未来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在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均呈增多趋势,且排放情景越高,增速越快,强度越强,风险越大。如我国中东部地区,到2035年前后,类似于2013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可能会变为两年一遇的事件;到21世纪末,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风险则将是目前的几十倍。
未来中国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连续5天最大降水量在全国范围内呈一致增加的趋势,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东部及黄淮流域,增加幅度均超过10%;另一方面,最大连续干日在30°N以南增加,30°N以北则减少,最大减少在西北东部,达到15%。未来中国平均极端降水重现期将从目前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的重现期则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
未来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也将持续增加。中国西北部地区的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将增加,“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总之,在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所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也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所有的天气系统也在发生变化。纵使看起来它们仍像过去一样演变,但实际上它们的特征和行为已经不同于过去。过去历史的记录为旧常态,现代记录为新常态,未来气候的新常态意味着现在发生的破纪录的极端事件随着气候的变暖会变成经常发生的事件,这是我们所有人必须面临的新问题。(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韩文旸)
标签: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
-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3年全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
- 体验中国传统,共度元宵佳节!2023中外友人迎春活动在沪举行 每日看点
- 上海公布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9批次产品不合格
- 《爱上海的理由》第1集 冯安栋:上海洋小囡,能文又能武-焦点
- 天天看热讯:新民快评|升级食安封签,激发使用动力
- 春运前30天:国内客运航班量已恢复疫情前九成以上水平 国际单日航班量恢复400班次以上
- 世界观点:2023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应楼盘信息发布 6958套新房均价62447元/平方米
- 每日热文:土耳其强震已致至少43人死亡、400余人受伤
- 新消息丨交易所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债券做市业务,首批12家证券公司参与
- 视频丨出境游试点恢复首日 多个首发团今天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