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信口开河?一些专家建议为什么脱离了公众感受_速递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料图)
这段时间,某些专家又惹年轻网友不高兴了,他们提出的诸如“结婚年龄降到18岁”“年轻人没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子”等建议,被指脱离实际、信口开河,对民众的利益诉求缺乏真诚关切。
近年来,“专家建议”越发陷入尴尬境地,“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更是表达出某种愤懑、调侃情绪。其实,专家建议受到嘲讽不是今天才有的,想想“砖家”一词的由来就明白了。但一些专家似乎毫不在意,反而继续由着性子在表达时“跑偏”。
好的专家建议并非不存在,值得追问的是,一些专家建议为什么脱离了公众感受?
不妨以“婚龄18岁”之争为例。某些专家为促进生育出了些“金点子”,看上去很对路,但经不起推敲。决定个体生育意愿的关键要素,还是“成本”二字。当一个人的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抚养力量不足以迎接一个孩子的到来时,生育意愿就可能会被隐忍,就算把年龄调得再低,又有何用?你又不能帮人增加收入、改善境遇。当然,年龄门槛的降低,确实呼应了部分人的需求,但对于激发“生育困境”中人的生育积极性,作用十分有限,还可能产生一些高中生辍学结婚等负面效应。
相关专家的离题万里、自说自话,是和公众想法或潜意识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一些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就是没有替群众好好算一笔账,也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感受人们的冷暖与喜忧。这也从情感上造成话语表达者和话语受众的割裂。
延伸而来的问题是,专家观点非得跟多数人感受一致不可吗?当然不是这样。专家发言不是非黑即白的事,要能体现知识分子和思想者的不俗胆识和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建议和民间想法出现认知和感受上的差异、错位,毫不奇怪。这既反映出价值观多元的一面,也折射出由于知识层次差距、站位不同而造成的认知差异。此时,专家没有必要为这种差异和分歧感到不安,而完全可以坚持“本心”。否则,稍遇不同声音就妥协,是对真知和探索精神的自损、贬低。
“百家争鸣”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古往今来,多少智者说的话,起初都常不被理解和支持,但随着时间推移,认知鸿沟逐渐被填平,专家观点也会被转化为大众常识。最初,“地球是圆的”之说,并不符合很多人的感受,但就此改口“地球是方的”,或者在两种立场间摇摆不定、含糊以对,岂不是可笑、可悲?
换言之,专家说的话有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预判性,因而颇为令人惊愕,但这未必是专家故作神秘,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专家引向高深之处,打开了震撼人心的新知画卷。对此,我们也不妨理性、包容看待。但对于专家自以为是、故作高深、错漏百出的建议,也不必为其掩饰。
那么,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专业意见?专家建议究竟应该如何呈现,才能立得住,成为一个社会的重音?
我曾采访过上百名专家学者,因而深知,很多专家并非像有些网友说得那样,成天为了曝光度和虚荣而到处“胡说八道”。我们这个时代依然需要专业意见。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专业意见成为处事指引、治国良策。
今天,人们发出对专家建议的批评,不是因为社会不需要专业意见,恰恰相反,是因为有质量、有良知的专业意见还不够多,人们普遍担心被“坏”的表达挤占空间。
这样的专业意见理应是这样的——关切民生疾苦,应对痛点和难点,讲出振聋发聩的好主张;立足专业高台,爱惜羽毛,发出经得起时间和科学检验的肺腑之言,而不是不值一驳的时髦怪论;坚持真理,坚守良知,不为某个利益方站台,真正自由发声、严谨发声。
总之,我们的专家不能不懂民情民意,我们的专业发言不能如“何不食肉糜”那般愚蠢、堕落。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