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之城,上海台北如何同题共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2010年举办的首届“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中,双方签署了“台北市与上海市环保交流合作备忘录”。自此之后,打造生态友好型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沪台交流中极受关注的议题。在8月30日“2023上海台北城市论坛”(简称双城论坛)开幕之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回顾了13年来上海与台北是如何在环保领域密切合作,共同回答现代大都市的生态之问。
图说:上海东滩生态环境大气超级站。市环境局供图
“双城论坛举办至今,在环保领域,我们就已开展了20多次互访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往来,累计已有数百人次参加。”晏波告诉记者,上海与台北都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大都市,都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城市低碳转型等共性问题和挑战。因此在首届“双城论坛”中,共同确定将环境保护作为急需交流合作的重要议题。多年来,双方围绕环境监测、环境教育、垃圾减量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大气污染防治等热点重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促进了环保领域管理、研究、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上海与台北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应该说是各有所长。”晏波表示,上海在区域流域联保共治、大气污染治理、环评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台北市在环境监测、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形成了一批交流成果,推动了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例如,2018年以来,上海开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在这一领域,台北毫无疑问是上海的“老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台北就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培育居民垃圾分类意识。2000年起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引导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减量化。2005年起开始推行“强制垃圾分类计划”,推动实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此外,台北非常重视环保科普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小手牵大手,培育公众环保素养。台北的垃圾分类成效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曾进行过展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说:上海市环境监测。市环境局供图
据介绍,台北在垃圾分类领域丰富的经验,在多年来的交流中被上海所参考吸纳,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目前上海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42%,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市民的垃圾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已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沪台两地交流收获的成果,已然成为身边看得见的提升进步。
晏波表示,保护生态环境,是上海与台北共同面对的挑战和责任,必须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合作共享、共谋良策。作为双方携手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上海与台北还将继续依托和用好“双城论坛”,携手为推进两岸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标签: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