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火车站地下休息区,他们等待地铁首班车,踏上打拼的2023年-全球资讯
错落有致的铁马、密密麻麻的板凳、彻夜值守的保安与有序守候的旅客……
(资料图片)
在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地下一层,有片临时开辟的休息区。每逢春运等客流高峰,有些凌晨到站的旅客会选择在火车站等待,直到1、3、4号线首班车开始运行,再各自踏上这一年在上海的打拼之路。
春运进入尾声,2月10日凌晨3点,新民晚报记者来到这里和大家聊了聊,听听打工人出发的理由与朴素的心愿。
700多个塑料板凳,一片特殊的休息区
22岁的杨林卓第一次来上海,还是学生的他口袋里并不宽裕。凌晨2点到达后,他选择以最实惠的方式前往目的地——等待3号线首班车去实习公司。
“我在郑州的专科院校学习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课程,在老师安排下来上海实习。”小杨告诉记者,没想到为了让旅客能够安心休息,地铁通道里竟摆着那么多板凳,“刚到上海就好像被上了节‘地铁运营课’,这样的做法挺人性化,心里觉得很暖。”
春运期间,每天从深夜到凌晨,数千名旅客从全国各地抵达上海火车站。记者看到,在铁马围出的休息区里划分出了12片区域,每个区域里有60张塑料板凳,近一半的位子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沪务工人员。
他们有的刷手机打发无聊,有的围坐在一起闲聊,在下火车后等地铁无非出于最简单的考量,一方面可以省钱,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上海地铁网络发达,去哪都很方便。
“来上海挣钱!”踏上打拼的2023年
来上海就是想挣钱!采访中,不少人直言元宵已过,离乡来沪就是为了养家糊口。57岁的杨勤仓一直从事钢结构工程,提到连续三年来沪打工的理由时,他认为最直观的感受是“这里对待农民工不错的”。
“比如去年受新冠影响,工地停工后我和工友都是住在宾馆隔离的,可以免费吃住,能感受到公司对我们的关心。”2023年,杨勤仓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加油干,今年赚10万块回家!”
29岁的徐女士则是时隔许久再次来上海打工。“五六年前在这边的工厂打过工,就是在流水线上劳动。”徐女士家乡在商丘,背井离乡只为多赚些钱,“在这打工底薪比较高,一个月能有2600元。我准备先坐3号线再换11号线,去嘉定找朋友落脚。”
其实,在接受采访前,徐女士刚刚和2岁多的孩子视频结束。“孩子说睡不着,一定要和我说会儿话,我也只能哄他。”在她看来,为了孩子还有家里的老人,再次来上海打工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的许多人和我一样,可能学历不高,但都想帮家里减轻负担。”
凌晨5点,通往地铁站的卷帘门升了起来,满脸疲惫的人们站起身来,背上行囊向最早的那班地铁列车进发。记者了解到,这片特殊的休息区将持续到2月15日,也就是春运的最后一天。
加油,每一个打拼在2023年的人!加油,每一个为了生活奋斗的人!
(新民晚报记者 董怡虹 孔明哲)
标签:
为您推荐
-
聊城市乡村振兴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产业带动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村
22-05-31
-
据滨州海关统计,前4个月,滨州市外贸顶住国际地缘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双重压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2 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2-05-31
-
只需要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对外汇款5分钟就完成了,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办这个业务,至少要一天。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长春
22-05-31
-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网上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件的需求,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管理全程网办五项服
22-05-31
-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评估结果,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7家产业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山东
22-05-31
-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有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山东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
22-05-31